通讯地址:焦作市山阳区新区韩愈路158号 电话号码:0391-3999910 Copyright © 河南省焦作市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45154号
深秋,山水如画,层林尽染。就像这漫山遍野飘香的累累硕果,省先进工作者、焦作大学组织部部长王友军的心里也感到无比的欣慰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他培养的一大批能力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;他致力于传承弘扬的太极精神,为打造“山水富城、文武福地”赋予了巨大的推动力;在承担大学后勤工作期间,他规范管理,开拓创新,紧密围绕在校师生的生活所需,积极调动各方资源,在各类项目中勇挑重担,以满腔热情为全校师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后勤服务,全校师生津津乐道……
从河南师范大学武术专业毕业的王友军,对焦作这块热土有着深厚的情愫,特别是对太极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。1994年,他来到焦作大学工作,从一名辅导员到教授太极拳、太极剑的武术老师,到升任该校太极武术学院院长兼公共体育教学部主任,时刻以保护、传承与发扬太极文化为己任,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增色增美,为打造太极文化贡献智慧力量。
在他的心中,给自己描绘了一幅奋斗前景:“三管齐下”推动太极文化丰富发展,为太极文化名扬天下、培养更多优秀的太极拳武术师生尽心尽力。
坚持“固好根”。他立足“专业+太极拳+信息化”模式,着眼教学全过程、各环节,全面加强太极拳特色专业建设,打好太极拳教学的根基。在师资队伍强化上,聘请在太极拳相关领域的兼职教师18名,全院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3%;在教学设施完善上,根据发展需求和专业特点,建成多功能录播室和实训室,推进“教、学、做”一体化,完成多门省级精品课的录制工作;在“国培计划”实施上,持续巩固太极拳“国培计划”项目成果,2019年以来共培训骨干教师1600余人。
努力“搭好台”。王友军善于借势借力,创新合作模式,搭建平台助推太极文化传播。成立焦作大学太极艺术表演团,与云台山景区合作,将精心编排的太极节目搬到景区,让更多远道而来的游客在观光之余感受太极的独特魅力,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又宣传了太极文化。
尽心“唱好戏”。太极有招式,但不仅仅是招式。他对每一个动作、每一个招式都悉心研究、精益求精,力求在世界舞台上厚积薄发,在炫彩荧屏上完美表达。近年来,他带领1600余名师生自编自演的节目,在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式上演出;带领800余名师生精心策划的表演,在第十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开幕式上亮相;带领3000余名师生参与百万人同练太极拳活动,助力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……在更大、更好的舞台上向全世界展现刚柔并济的太极力量。
王友军常说:“我们焦作是太极故里、文武福地,非遗申报成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,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,把太极拳辉煌灿烂的内核揭示好、宣传好、传承好,为建设文化强国增添一份光和热。”
王友军的责任感很强,无论组织把他调到什么岗位,都能干的出色。他在承担学校后勤工作期间,面对新的岗位、新的挑战,毫不退缩、迅速适应,一头扎进工作中,紧盯工作抓关键、补短板、强弱项。为推动学校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,他既紧盯“硬”指标,又着眼师生“软”需求,在细处着手,在实处发力,带领后勤基建处先后于2022年完成校内道路“白改黑”项目,2023年完成停车场车棚改造、3号教学楼外墙真石漆改造、图书馆一楼区域装修改造、南校区室外球场改造、北校区2号宿舍楼装修改造、南校区校园亮化及绿化改造等项目。据统计,两年共计完成2000多项零星维修工作,极大地便利了广大师生的工作、学习和生活,提升了学校的校园环境、硬件指标,夯实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硬件基础。
学校基建工程项目数量多压力大,为保证暑期各类项目顺利开展,他组织专家顶着酷暑至施工现场进行调研,确保工程稳步、有序推进。然而,为了学校的建设,他几次累倒病倒,从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。就这样,他默默无闻地战斗在学校建设最前沿,用心用情书写着最壮丽的篇章。
通讯地址:焦作市山阳区新区韩愈路158号 电话号码:0391-3999910 Copyright © 河南省焦作市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451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