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讯地址:焦作市山阳区新区韩愈路158号 电话号码:0391-3999910 Copyright © 河南省焦作市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45154号
一、扎根基层一线,矢志生产工艺提升。该同志自2002年进入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来,从最基础烧碱分厂工人做起,凭借勤于思考、善于总结、精益求精的“钻”劲儿,很快熟悉核心业务工序,被分配到昊华宇航8万吨烧碱、8万吨聚氯乙烯生产装置扩产扩建项目的VCM工段担任技术员。在此期间,她钻地沟、爬大罐、走管线,将每台设备、每个阀门、每根管道都印在脑海里,绘制出VCM工段生产系统图,为日后设备的技术培训、工艺改造、设备检修等提供重要参考。扎根一线20余载,逐渐成长为企业创新创效骨干和首屈一指的女技术专家,参与昊华宇航多项关键工艺及装备的升级改造。主导实施PVC转化工序技术改造,让触媒消耗控制达到聚氯乙烯行业领先水平,年实现效益超千万元。为提升产品质量,牵头对精馏塔塔盘结构进行改造优化,提高了VCM单体质量,纯度达到99.99%以上,低沸物小于1ppm,高沸物小于10ppm,实现了技术上的重要突破。牵头的“108m³聚合釜引发剂入釜程序改造”项目,减少入料时间,助力企业产能提升超7000吨/年。始终践行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在技术创新和工艺提升的道路上不断求索,个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,省级科技成果4项,解决行业技术难题30余项。撰写《低汞触媒在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中的试用效果》、《PVC生产中清净废次氯酸钠回用于烧碱一次盐水》、《PVC生产系统中节能减排综合回用方案》、《湿法乙炔废次氯酸钠池溢出异味的处理》等多篇应用型论文。
二、勇于科技创新,推动传统制造升级。该同志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坚定的科技攻关精神,相继主导和完成多个创新技术改造项目。全流程实施“昊华宇航聚氯乙烯分厂精馏残液提纯二氯乙烷项目”,成功开发了一套高效的精馏残液提纯工艺,将二氯乙烷的回收率提高到95%以上,纯度达到工业级标准。这一技术突破为行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,实现废液的资源化利用,真正做到“变废为宝”,为公司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树立了标杆。为解决传统人工清渣低效、劳动强度大、安全风险高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,牵头开展“发生器自动排渣抽渣项目”,成功实现该环节的全自动化。项目实施后,每年可有效减少乙炔气体外排量97848m³,节省电石用量340余吨,有效减少了废气对环境带来的污染。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,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,相关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。此外,她还带领团队研究“转化余热利用”相关课题,完成系统余热利用工艺提升,降低企业的碳排放强度,在有效节约能耗的同时为企业增效400.8万元,实现节约能耗和增效“双丰收”。牵头成立的“崔二梅劳模创新工作室”已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。工作室已申报并授权国家专利16项,完成创新和攻关项目73项,实现成果转化22项,有效解决企业生产难题53项,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。
三、聚焦绿色转型,助力企业持续发展。该同志始终将传统化工行业绿色转型作为工作重点,致力于通过技术变革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。在主导的“破碎灰尘治理回收项目”中,通过优化破碎工艺、增加先进的除尘设备以及引入高效的回收系统,实现灰尘的高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,除尘效率达到99%以上。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,将电石法生产PVC工艺中电石累计折标消耗从1.315吨/吨PVC降至1.306吨/吨PVC,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,而且助力企业实现了绿色低碳转型,全年为企业实现增效1260万元。积极参与5G工厂能碳系统建设,将计量检测仪器与能碳系统深度关联,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、精准计量和适时调整。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生产制造,成功推动“自动化减人、智能化代人、信息化管人”的管理模式,每年为企业节约水电气能耗超千万元,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,更为化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。公司因此被评为2024年“河南省5G全连接工厂”,成为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企业。
四、投身乡村振兴,彰显党员社会担当。该同志自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,始终牢记初心使命,秉持为民情怀,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,定点帮扶河南省沁阳市山王庄镇陈庄村。工作之余,她经常与驻村干部一起,实地走访当地困难群众,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,并与当地村镇协商制定了三年“五项”帮扶振兴计划,为陈庄村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振兴之路。在帮扶过程中,时刻关心身边职工生活情况,多次出资为村民购买微波炉、电饭煲等生活用品,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通讯地址:焦作市山阳区新区韩愈路158号 电话号码:0391-3999910 Copyright © 河南省焦作市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451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