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堂浸润心灵的“文艺思政课”——市总工会“中国梦•劳动美•工会情”文化活动进基层演出侧记
发表时间:2025-11-24 作者: 焦作市总工会

       “当旋律响起,那些奋斗的故事、信仰的力量随着歌声流淌进心里,这样的思政课听得懂、记得住、有温度!”不少职工在活动结束后发出这样的感慨。11月21日19时,市总工会“中国梦•劳动美•工会情”文化活动进基层文艺演出在焦作地理信息产业园报告厅举办。来自医院、学校、企业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、街道社区的一线职工代表、劳模工匠及工会干部700余人现场沉浸式感受文艺与思政的碰撞。


       走进活动现场,暖意融融、座无虚席。与传统思政课堂不同,这场“文艺思政课”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,而是以歌舞、诗歌朗诵、情景剧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,将党的创新理论、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与职工身边的奋斗故事巧妙融合,让思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心灵。


       演出在《黄河飞龙》的震撼表演中拉开序幕,黄河龙狮非遗传承基地的演员们以刚劲有力的动作,将黄河文化的雄浑气魄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
640.png

雄浑震撼的《黄河飞龙》非遗节目表演


       紧接着,歌伴舞《党旗更鲜艳》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登场,传递出对党的忠诚与对祖国的热爱,引发全场观众强烈共鸣。同样,修武县总工会选送的文艺思政课《叠彩铸丰碑—云台山上的英雄赞歌》别具匠心,叠彩洞文化教育基地讲解员董杰,以生动的讲述带大家回溯云台山建设的奋斗史诗,让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在职工心中扎根。


640 (1).png

董杰深情地讲述《叠彩铸丰碑—云台山上的英雄赞歌》


       “稼先,这些年虽然你一直没有告诉我究竟在做什么,但我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,你正从事着关系中国命运的重要事业。”“希希,我知道你在等。可国家需要我,这里的每一寸土地,都需要我们守住。”“1986年7月17日,病榻上的邓稼先戴上全国劳动模范奖章,这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枚奖章。”情景剧《等待》讲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核物理学家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、全国劳动模范邓稼先的故事,从剧本创作到演出都由市财政局和市总工会一线职工完成,他们动情演绎的场景,让台下无数人红了眼眶,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。


640 (2).png

职工动情演绎情景剧《等待》


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把党的声音及时传播到千家万户,我们打破固有的宣讲模式,做到宣讲活动既新颖别致,又贴近工会实际,有吸引力、感化力、影响力、传播力,确保观众看得下去、听得进去,我们从选材、找演员到排练都精雕细刻,下了很大力气,终于没有辜负职工们的期望。”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。


“作为一名外卖骑手,我每天在大街小巷里穿行,只需要准时将订单送到客户手中,就能完成任务。可我没有简简单单这样想,我就借助与居民群众接触较多的机会,同时当好一名基层理论宣讲员。”演出中,最令观众感动的是“90后”外卖小哥王明路声情并茂讲述的《我的外卖有“理论”》。伴着视频和舒缓的音乐,他深情地讲述了自己一边送外卖、一边向群众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故事。这样的宣讲,让台下观众无不为之动容,对他报以雷鸣般的掌声,为这场形式新颖的“文艺思政课”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,从而走进更多人的心中。


640 (3).png

顺丰配送骑手王明路声情并茂讲述《我的外卖有“理论”》


不断创新理论宣讲方式是市总工会一直以来的努力目标。今年以来,市总工会紧紧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任务,创新提出让理论宣讲融入文艺演出,以不一样的方式讲好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·焦作篇”,让宣讲“活起来”“立起来”“响起来”。


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舞者们演绎的舞蹈《沁克乐》、市大地艺术团的诗朗诵《焦作颂歌》,全体演员合唱的《亿万职工心向党》,使整场“文艺思政课”内容丰富、形式新颖,既有思想高度,又有情感温度,更有实践深度。


“这样的文艺思政课太接地气了!以往听思政课有时候会觉得枯燥,但今天通过看节目、听故事、与劳模交流,不仅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,更深刻理解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,也更加坚定了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决心。”来自某企业的青年职工小王激动地说。他表示,今后要以劳模为榜样,刻苦钻研技术,努力提升本领,为企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贡献青春力量。


这场浸润心灵的“文艺思政课”,不仅为职工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,更播下了奋斗的种子,激励着广大职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昂扬的斗志,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、奋勇拼搏,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。


通讯地址:焦作市山阳区新区韩愈路158号   电话号码:0391-3999910 Copyright © 河南省焦作市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45154号